「產業幸福指數」調查發現,近年處在產業景氣高峰的不動產業,不僅經營成績表現亮眼,幸福感也勇奪國內30大產業之冠。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產業幸福指數」調查發現,近年處在產業景氣高峰的不動產業,不僅經營成績表現亮眼,幸福感也勇奪國內30大產業之冠。
新聞摘要
  • 台灣整體產業真實的幸福感落在兩者間平均的6.70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 近年處在產業景氣高峰的不動產業,幸福感勇奪國內30大產業之冠。
【MygoNews林承志/台北報導】根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公布「產業幸福指數」調查指出,台灣產業總體幸福感為7.26分(滿分為10分),尚屬差強人意;但若問到與其他產業相較,認為自己比其他產業幸福的得分只有6.04分,幸福感明顯下降。中華徵信所表示,台灣整體產業真實的幸福感落在兩者間平均的6.70分,顯示政府、產業界在致力提升台灣產業幸福感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產業幸福指數」從工作薪資、工作內容、制度福利、升遷機會、工作成就感等五大面向,對台灣5000大企業經理人進行電訪調查,再加上產業財務指標,綜合檢視國內各產業幸福感。其結果除了提供產業發展策略的依據,也可供政府作為「國民幸福指數」的參考。

「產業幸福指數」調查發現,近年處在產業景氣高峰的不動產業,不僅經營成績表現亮眼,幸福感也勇奪國內30大產業之冠。第2至8名的幸福產業,多是國內穩定成長的產業別,包含高薪族的金融業、電力燃料業等;而產業景氣瞬息萬變的科技業,則僅有受惠政策鼓勵和電子新品帶動需求的光電業和印刷電路板業入榜。

反觀近來超時工作議題不斷浮上檯面的醫療保健業、電腦週邊設備業、甚至是最夯的智慧型手機族群「通訊器材製造業」自認幸福感最低,落入幸福末端的10大產業。其中受惠開放兩岸觀光的旅館業,雖然業績蒸蒸日上,卻產生應接不暇、高度工作壓力的問題,而成了最不幸福產業。                                         

中華徵信所進一步分析發現,10大幸福產業幾乎都有一定的成長力道和獲利表現,但也有不成長不賺錢照樣感到好幸福的產業,羨煞旁人。以電力燃料業為例,2010年獲利成長(稅前純益成長率)衰退9%,平均工作薪資卻高達9萬元居國內各產業之冠,在本次調查中,「工作薪資」亦是他們感到最幸福的面向,順利躋身國內第8大幸福產業。

鋼鐵業、紡織業經理人在看待產業未來成長性時,普遍悲觀,認為產業已步出成長期。但對工作薪資和升遷機會卻仍感到幸福。近年政府努力推動傳統產業高質化,朝向提高附加價值發展,使得傳統產業開始與高科技結合,薪資和升遷環境,不像過去多以年資為導向,而開始轉向績效評量。加上台灣進入ECFA時代後,帶動產業市場版圖,這些強勢傳統產業為從科技業吸引好人才,提升薪資、外派升遷機會增多都是創造幸福感的要素。

進一步將國內30大產業區分為服務業、科技業和傳統產業觀察,中華徵信所發現國內服務業雖然最感到幸福,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幸福和最不幸福產業的榜首不動產業和旅館業均屬服務業,且在前後5大幸福產業中服務業都過半數,顯示服務業幸福感呈現M型化現象。最大的原因在於,台灣服務產業正成長起飛,但勞動報酬和相關工作條件(如超時和超量工作)卻沒有跟產業同步成長和改善。

另外,過去社會印象中光鮮亮麗的科技業,在這次調查中整體幸福感落在服務業和傳統產業之後,更有高達24.5%和20.7%科技企業對工作薪資和制度福利感到不幸福。中華徵信所認為,科技業對「薪資和福利的欲求不滿」現象,反映出科技業面對全球高度競爭,造成長期過度「爆肝榨腦」的必然反應,而高度的競爭壓力也使得工作成就感低落。

在此次調查,有29個產業同指「工作薪資」是產業幸福首要改善面向;而「升遷機會」則是統計檢定結果中,對幸福感最不具影響性的面向。可以說,台灣產業經理人認為,創造產業幸福與否,最不在的是頭銜,而自我實現及物質生活改善則是幸福感的必要條件。

而中華徵信所進一步分析發現,財務指標中的營收成長率,最能影響「工作薪資」、「制度福利」的幸福感,為產業幸福指數加分。從10大幸福產業的財務指標觀察,營收成長率及稅前純益成長率均在10%、20%以上,顯然是通往幸福產業的兩個基礎條件。不過中華徵信所也強調,產業幸福感來自多面向,企業必須成長、獲利,營造「工作薪資」和「制度福利」的產業幸福基礎;員工也需強化個人競爭力為公司創造績效,才足以支撐「工作內容」、「工作成就」等自我實現的幸福感。